构成统治阶级的是1万多名自有市民及其家人,他们集中在市中心。在斯巴达,男人单身会被鄙视,女子则在丈夫战死后鼓励再婚,斯巴达的女人以尽可能多地抚养健康的孩子为荣。斯巴达的最高领导人为两个家族世袭的国王,此外有长老会议28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由市民大会选出,任期终身。市民大会由30岁以上的斯巴达人组成。斯巴达的一切都是服从于军事而存在的,其军事实力强大令人难以置信,尽管军队数量少,但战斗力惊人。
在结束了与波赛纳的战争之后,罗马的外部威胁仍然没有解除,毕竟在当时来说罗马还只能算是一个小城邦,相对于伊特鲁里亚来而言,罗马的实力还很渺小。虽然距罗穆路斯建国以来已经过去了300年,但罗马的势力范围也只有台伯河周边到河口的一个狭长区域。
公元前5世纪中叶,无休止的与周边民族的战争告一段落,罗马人发现他们要需要制定成文的法律了。罗马之前的法律都是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对此市民颇有微词,他们要求法律条文化,不然这些法律也就掌握在了少数贵族手里。
最初罗马元老院对此是抵制的,但架不住众多市民不服兵役的抗议,才勉强同意出台成文法律。为此他们先派出了由元老院三名议员组成的考察团,对当时文明程度远远先进于罗马的希腊进行考察,在希腊逗留考察了一年之后,制定了《十二表法》。
而他们当时考察的西方文明中心希腊,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发源于地中海的工商业文明希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克里特岛文明,地处今天希腊的边缘,在当时确实整个希腊文明的中心。
据说克里特岛的鼎盛时期在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前后,以公元前1350年为界,克里特岛文明迅速衰退,具体原因不明,首都克罗索斯遭到了严重破坏,气候克里特岛也不再是希腊的中心,而是作为希腊的附属而存在了。
之后兴起的是迈锡尼文明,位于希腊本土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成为了希腊文明的中坚力量。当时迈锡尼为军人统治的政体,因《荷马史诗》而闻名。如阿古士王阿伽门农、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贴撒利王阿喀琉斯、伊塔卡王奥德修斯,他们统称为阿卡亚人,于公元前1520年前后崛起,也是历经10年远征特洛伊的主人公。
特洛伊战争起于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王后海伦,在经历了10年的战争后,希腊联军终于攻破了特洛伊,并洗劫了这个城市。然而在这一战之后不久,也就是公元前1200年左右,迈锡尼文明就灭亡了。有研究历史的人就认为,他们远征特洛伊,却没有关注国内,结果在外远征10年,国内一片混乱,最终被外来民族轻易征服了。
这种说法八九不离十,如结束10年战争之后的希腊联军总司令阿伽门农就是被王后和她的情人合谋杀死在了浴室里。作为迈锡尼文明的中坚力量的人或是被杀,或是被迫为奴。之后希腊经历了整整400年左右的沉寂,直到雅典和斯巴达的兴起。
工商业文明的雅典就文明的一般情况而言,地理环境决定了生产生活形态。雅典基本地处山地,周边的土地都比较贫瘠,当地的粮食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了生活也就不得不外出经商,通过贸易的方式获取自身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于是工商业就在以雅典为中心的地方兴起。
而地中海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商业贸易区,有众多的优良港口,能够方便商船往来其间,也为希腊发展工商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在工商业经济模式中,人的价值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才能实现,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所以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平等的,否则贸易也就无法进行下去。比如说,如果一开始双方是不平等的关系而展开贸易,假设是甲方强势而乙方弱势,甲方要求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乙方的物品,时间长了,乙方也可以选择卖给丙方,只要丙方出价比甲方高。因此经过长时间的博弈,最终甲方给的价格会和丙方趋同,贸易各方又回到了平等地位。
与罗马一样,雅典刚开始的政体也是王政,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变为了贵族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下,9位贵族出身的执政官在一年的任期内,分别长官行政、军事和宗教,其他工作由贵族组成的长老会辅佐,自由民组成的市民大会则形同虚设,没有发言权。
进入公元前7世纪之后,新兴的工商业自由民开始兴起,相对于拥有众多土地的传统贵族,他们表达了参与国家事务的强烈要求,同时债务繁重且没有多少土地的自耕农也加入了反抗贵族的行列。自由民的初步胜利是使贵族失去了司法权,之后在公元前594年,著名的梭伦改革登场了。
梭伦首先对雅典进行了人口普查,按照财产的多少将雅典分成了四个等级,收入由高到低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登记以及无产者市民。简单地说,就是等级越高的雅典市民所承担的义务就越多。
这样的改革实际上促进了雅典的商业繁荣,同时也使许多非贵族市民获得了当上政府官员的可能。
之后克利斯梯尼又进行了雅典的民主改革,将雅典划分为三个大区,每个大区若干居民区,全国一共有150到170个居民区,这一举措分散了贵族的力量,因为很多贵族的领土因为分区被划分在了不同的居民区里,而雅典实行的是一人一票的制度,由此使得20岁以上的所有雅典市民都有权参加市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转移到了市民大会,市民大会可以决定国家的一切方针政策。
同时克利斯梯尼创立了500人会议,500人由各区以抽签的方式选出30岁以上公民组成,与财产、权力、才能无关,这500人负责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每个月召开数次。
克利斯梯尼将任期一年的9人组成的政府官员增加到10人,重命名为“内阁”,每年由市民大会选出。
克利斯梯尼的最后一项改革是“陶片放逐法”,显然是为了防止独裁而出现的,一旦有人的声望太高,那么市民可以将这个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每年只要过半数就有权把此人放逐出雅典10年,放逐期间该人的名誉、财产不受任何损害,10年之后可以回到雅典。
虽然雅典是当时最为民主且文明度最高的城邦,但是也有其封闭性。无论外来的自由民在这里待了多久,都不能获得雅典市民的身份,而奴隶则永远是奴隶,奴隶的后代还是奴隶,没有翻身的可能。
寡头政治的斯巴达与雅典几乎完全相反,斯巴达是一个寡头政治国家。
构成统治阶级的是1万多名自有市民及其家人,他们集中在市中心。其次是皮里阿西人,他们是斯巴达的土著居民,为自由人,但是没有市民权,从事工商业。最底层的是农奴,叫做希洛人,在被斯巴达人征服后成为了农奴,虽然不时奴隶但等同于奴隶。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在农场劳作。斯巴达人、皮里阿西人、希洛人的比例约为1:7:16,全国大约25万人口。
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军事管理,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会被送到长老那里,如果长老认为这个孩子不够强壮,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被父母无情地抛弃。孩子长到7岁以后就会离开父母开始集体生活,以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为目的接受长期的严酷训练。在20岁开始就要服兵役,直到60岁退休,30岁之前有义务过集体生活,即使结了婚,晚上也必须回军营。
斯巴达的女性与男人一样要求有强健的体格,有做好饭的义务,并且接受体育训练。
斯巴达人的日常生活极为单调,没有娱乐,只有严苛的集体生活。人们无论训练还是运动会,一律裸体,女子也是如此。在斯巴达,男人单身会被鄙视,女子则在丈夫战死后鼓励再婚,斯巴达的女人以尽可能多地抚养健康的孩子为荣。
斯巴达人除了适合少年学习的读物意外,从不欢迎曲高和寡的书籍和喋喋不休的高谈阔论,人们通常寡言少语,但干脆有力。
斯巴达甚至没有货币,他们认为货币会腐蚀人心,斯巴达人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以此锻炼自己坚强的战斗意志。
斯巴达的最高领导人为两个家族世袭的国王,此外有长老会议28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由市民大会选出,任期终身。市民大会由30岁以上的斯巴达人组成。
斯巴达的一切都是服从于军事而存在的,其军事实力强大令人难以置信,尽管军队数量少,但战斗力惊人。因此斯巴达也从不生产哲学、文学、历史、建筑、雕塑等,如果说留下了什么,那也只有“斯巴达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