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资讯

项目式学习的本质目的(项目式学习的衰退)

时间:2023-05-1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6 栏目名: 高考资讯

过去的两年,是PBL兴盛的两年,也是PBL衰退的两年。兴盛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接触到了PBL,也踊跃尝试了PBL实践过程。为什么我从BIE上学了一个又一个的PBL案例和设计模板,还总是把课程项目设计得不伦不类?为什么经过了两三年的实践,国内还是没有几个成体系的PBL案例?为什么最近一年PBL的热度急速下降?实际上,在我看来,PBL并没有衰退,它只是在转型,逐渐进入3.0时代了,同步进入3.0时代的,还有科创教育这件事。

过去的两年,是PBL(教育圈子所谓的“项目式学习”)兴盛的两年,也是PBL衰退的两年。兴盛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尤其是基础教育者)接触到了PBL,也踊跃尝试了PBL实践过程。而衰退的表现,是因为PBL进入中国教育界以后,不管主观还是客观,也走入了“炒作概念——一窝蜂蹭热度——遇到问题——失去兴趣”的变形怪圈。

现如今,即便是依靠PBL名扬天下的HTH和ALT School,也在逐渐散去光环,开始暴露教学和运营层面的一些短板,留下了一大堆的问题需要我们所有人去思考:

为什么全世界的PBL培训师,都在拿搭房子(或者搭桥/搭船)作为培训的体验项目?为什么我从BIE上学了一个又一个的PBL案例和设计模板,还总是把课程项目设计得不伦不类?为什么经过了两三年的实践,国内还是没有几个成体系的PBL案例?为什么我们永远无法在项目好坏的标准上达成共识?为什么最近一年PBL的热度急速下降?

实际上,在我看来,PBL并没有衰退,它只是在转型,逐渐进入3.0时代了,同步进入3.0时代的,还有科创(STEAM)教育这件事。

PBL 1.0时代:求索问题的答案

众所周知,PBL的1.0时代,是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的“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年轻的医学院学生们在面对日益增多的医学知识,需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单纯的死记硬背,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新病例,所以他们才尝试摆脱了传统“先多背再选用”的学习方式,转而进入了“先看真问题再回去找答案”的学习场景。

1.0时代的PBL,非常适用于医学、法学、语言学、哲学、逻辑学、数学等领域的学习,因为它们都是逻辑性很强但是结构性比较弱的知识群,一问一答之间,就能积累到所需的知识,并且很快就能通过说话、写作这些成熟的工作方式去解决新的问题,最终完成学习的目标。每个问题从提出到解答的周期,可以控制在1周以内完成,全年的教学,是依靠大量的问题来堆积的。

后来,这个理念被其他学科群借鉴,但是很快就暴露出了不适应:比如工程学、建筑学、物理学等相关的教育,零散的一千个问题哪怕都找到答案了,学生们也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为什么?因为这一千个问题没有结构关联,最多只是单线逻辑上的衍生,这与工程学、建筑学、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特性,是相违背的。

于是,PBL在90年代开始进入了2.0时代:“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 2.0时代:求索项目的结构化

项目式学习,保留了1.0时代的“从真实问题到真实答案”的最小路径,却强化了问题的结构化和层次感。于是千百个平级的问题,变成了一两个阶段性的“大问题(Big Question)”,其他小问题,都开始依附于这一两个大问题,学习的主线和分枝都变得清晰起来。

直到2018年,国内外教育圈子最热衷的,也恰恰就是这样的PBL。这样的PBL,诞生了一堆经典的教育案例,但也催生了一堆落地难题。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怎么解决这些难题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跳出教育圈子的小格局,先回到一切的源点——“项目”,毕竟这个词语,本身来自于工程界,教育圈子借用人家的名字而已,如果不对它本身的规律知根知底,就只能是照猫画虎了。

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里提到,真实世界的项目,一定是具备目标、成本、回报、负责人、进度、风险等基本因素的,项目的核心考核指标,通常第一是进度,第二是成本,第三才是品质和成果。优秀的项目,是在特定时间和成本限制下达成目标的项目,优秀的项目经理,是能够把控时间和成本的人。

项目从启动时,就默认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只是一种愿望而不是一个问题,它最终不一定是有完整的、具象的产出物,所以,项目思维的重点,不在成果,而在进度和投资回报率。

正因为如此,很多并不具备真实项目管理经验的教育设计师、课程设计师甚至教育投资人,他们理解的PBL,天然就被项目管理自身的客观规律给限制死了:进度!

一旦精力放在进度上,那工作分解(WBS)就特别重要,也就意味着“什么时间点交付什么结果”,是项目思维天然的一个思维模式,迁移到教育设计上,课时安排、阶段性学习成果等,就成为了这些课程设计师潜意识里优先要去考虑的因素,也必然成为学生们在学习时要考虑的因素。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市面上能看到的经典PBL设计模板、工具等,包括所谓的PBL黄金八步法,都出现了强烈的“按部就班”的痕迹: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干什么,关键的时间节点是什么,中期演示是什么,最后答辩时要展示什么,需要反思什么...

你看,很完美的过程!然而,完美的背后隐藏着祸端:最终成果被这些进度过程淡化了,学生和老师都逐渐学会了逻辑思维和结构化思维,却容易丧失了对最终成果的极致追求、对最终成果价值的探索。

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的PBL培训师,都愿意拿建房子、造船、建造城市等案例,来作为PBL培训的主要案例了,因为这些项目,本身是天然有最终具象的交付物的,也就是项目管理中所谓的“预测型项目”,项目的最终交付物,是可以预设的,培训师们不用为最终成品去动脑子设计,学员们也不会刻意去注意交付物,所以培训过程只要强调完成工作的步骤、方法等,到时候不管学员水平高低,一定会有产出物出现。而对讲师而言,讲步骤和方法,恰恰是最容易树立自己专业权威感的培训手段!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选择历史研究、哲学探讨等领域的案例,那么就必须要为最终的具象交付物绞尽脑汁,这是PBL培训不能忍受的,毕竟费力不讨好。

然而作为受训的学员,他们很难意识到这里面的差异,他们会按照讲师培训的方法,去做自己的PBL设计,结果一上手,坏了,各种漏洞出现了。比如我是一个英语文学老师,我的PBL项目怎么感觉和传统的研读教学法这么像?比如我是一个电气工程老师,这个所谓的PBL项目不就是我以前做实训课的样子吗,无非加了一个形式化的反思、汇报答辩而已?

所以,回到PBL教育本身,2.0时代,我们发现了一个落地的悖论:传统的工程教育类、设计类课程,本身就已经在这么做了,对这些老师和设计者而言,没啥新鲜的,反而多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冗余反思。急需借助PBL模式试水教育创新的人文类、语言类、艺术类教育者,他们反而很难照搬培训师的方法,毕竟这些领域的项目,原本就不一定要有具象的产出,更多的是过程类的研讨、交流,那么进度把控、项目展会等,就很难有大的价值了。而且一个负责人的教师,在设计自己的PBL项目时,往往还会不断自我怀疑:“啊呀,我这样的项目好像跟讲师们说得不一样,那它还是一个PBL项目吗?会不会我的理解有问题、跑偏方向啦?”

整体而言,从1.0时代到2.0时代,教育界对于PBL的理解,犯了一个一刀切的错误:粗放式地认为这三个字母是包治百病的学习模式。

由此看来,PBL这个学习模式,如果想要真正对教育界做出帮助,恐怕就要迎来3.0的转型了。

PBL 3.0时代:精益化的三类PBL 一类辅助的CBL

问题(Problem)天然联系了答案,项目(Project)天然联系了进度,而只有产品(Product)才会天然联系上成果,商品(Commodity)才会天然联系上市场。

在3.0的时代,不同的教育目标,会带来不同的设计内涵。

比如按照学段分类,在低年龄段,教育目标是“博闻多知”、“力所能及”,那么可能更多的PBL项目会偏向于“Problem Based”和“Product Based”。在高年龄的,教育目标是“结构化思维”、“锻炼组织协调的效率”,那么更多的PBL项目设计可能会偏向于“Project Based”和“Product Based”。在更细分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里,教育目标是“市场化思维”、“创业变现的能力”,那么“Commodity Based”会变得更加明显。

再比如按照学科知识来分类,人文社科类的学习,教育的目标是系统的探索和别样化的思考,更看重过程,那么PBL设计时,就会更像“Project Based”。经济管理类和理工类的学习,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应用,更看重交付的成果,那么PBL设计时,更偏向于“Product Based”甚至“Commodity Based”。而农林医学类的学习,学科群的特点就是兼具了过程和成果,强调精准、有效,1.0时代的“Problem Based”仍然是非常好的选择。

其实说到这里,笔者想要跟各位同仁分享的观点就可以小结一下了:不管您是初入PBL圈子的设计师,还是已经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千万不要局限于一技之门,1.0不代表落后得需要完全抛弃,3.0也不代表着先进到包治百病。一个真正专业和功力深厚的教育设计者,只会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去灵活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模式,合理组织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者首先要放弃“一招鲜吃遍天”的思维倾向,才能真正从空谈情怀理想转入务实的专业化。项目管理、商品学、产品管理,在实际的各行各业中早已存在,教育圈子的同仁,完全可以多加利用。

本文来自于投稿,不代表芥末堆观点。

    推荐阅读
  • 恋爱相对论电视剧剧情介绍(关于恋爱相对论的剧情)

    恋爱相对论电视剧剧情介绍剧情简介:30岁剩女郝丽人至今单身,表妹方天娜视其为平生劲敌。郝丽人可能又将孤身参加今年的同学会。同学会上,郝丽人的前男友喻威将携未婚妻出席,这让郝丽人陷入困境。郝丽人雇佣李昂做她一天的男友,陪她出席同学会,可以赦免全部赔偿金,李昂本想让郝丽人丢脸,却在最后关头变卦出现在同学会上,解救了尴尬的郝丽人。

  • 过夜的茶叶能不能吃(能不能喝隔夜茶)

    “隔夜茶”是指头一天冲泡、经隔夜放置的茶汤。经长时间放置的茶汤,最主要的变化是其含有的茶多酚经过氧化逐步形成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物,导致茶汤的颜色不断加深。不过,这些氧化产物都是无毒的,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从喝茶的科学性来说,还是要提倡现泡现饮,尽量避免喝“隔夜茶”等放置时间过久的茶汤,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茶叶的价值,为人们健康提供最好的营养和健康成分。

  • 惊奇的拼音(惊奇的拼音是怎样的)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唐郑棨《开天传信记》:“瓌大惊奇,骤加礼敬。頲由是学问日新,文章盖代。”[2]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穿着露肉的裤子,披着麻布片的男人和女人,从各个草屋里出来,跑到路旁,惊奇地瞅着车上的向他们微笑的人们。”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望着海,那么惊奇,明亮的眼睛露出了欢喜的激动。”

  • 空气炸锅花生米需要多长时间(空气炸锅花生米需要多长时间多少温度)

    其原理是用空气替代原本煎锅里的热油,用近似太阳热风的对流加热,以热风在密闭的锅内形成急速循环的热流,让食物变熟,同时热空气还吹走了食物表层的水分,令食材无需滚油也能达到近似油炸的效果。

  • 什么是再融资(再融资是什么)

    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什么是再融资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再融资功能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 航海王热血航线完成糖汁村探索(热血航线风车村100)

    目前,世界探索玩法仅开放东海篇“风车村”,其中分别包含7段隐藏剧情;1个探索宝箱以及1场强敌挑战。本次趁着游戏公测,一并将上述内容重新整理归纳,来介绍如何100%达成“风车村”的探索要素。这时玩家出来制止,强制进入一场战斗。小男孩称自己长大了想当个厉害的海盗,并已经听说过了路飞的事迹,对其崇拜不已。调查宝箱后,返回小男孩处并将东西交给他。

  • 女士内裤种草文案(情趣用品的文案)

    放在首位,常年占据标题位的必须是“追热点之王”——杜蕾斯不过情趣用品届里面的段子手,从来都不只有杜蕾斯!还是先让“老司机”打头阵杜蕾斯前方标识,注意熟记四季系列“春。柳枝鼓了第一颗嫩芽像昨晚的你那样”“夏。第一口西瓜尖和你的尝起来很像”“秋。地里结了金黄色玉米饱满像你的小肚皮”“冬。雪花化在我手心里如一汪春水的你”世界第一包方便面诞生,即撕即用。

  • 怎样做屋顶防水(屋顶漏水怎么做防水)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怎样做屋顶防水先将屋顶裂缝修补好,再用水性防水涂料或墙渗宝透明防水材料涂刷两遍裂缝处,涂缝隙的宽度要达到20厘米以上,这样才能确保粘结力,防水涂料都是渗入粘结的,弹性好,所以使用年限长。如果屋顶材料特殊,比如橡胶不适合防水涂料的,可选择其他防水材料。

  • 深圳公园游玩攻略(深圳游记之二深圳中心公园)

    有锻炼的、有散步的、有深圳本地人,也有外地游客。深圳是一个四季不分明的城市,有的城市花已经谢完了,树叶也落光了,深圳的秋天里,花还是那么的娇艳,那么的甜。时不时也会有那么一两片叶子坠落在路上,拿起叶子,你会发现叶子上一条条精致的纹理,正刻出了深圳完美的秋天。虽然深圳的四季并不分明,但温柔的秋风,正衬托出它那美妙的旋律和欢快的歌声,都会不自觉地喊出“深圳”加油!2022年8月24日凌晨写于深圳

  • 风雨夜大战水库5次中鱼(鲁班水库擒获大太阳)

    鲁班水库擒获大太阳一直都想去钓翘嘴,唯一近点的也只有鲁班水库,本打算51去的,奈何领导不同意,一直憋着,加上每周只能单休,一天打来回确实太恼火,毕竟单边150公里本周刚好领导和小区的几个女的要出去逛街,好嘛,晚上辅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