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引起紫癜的诱因与疾病不同,患者的具体表现也不同,还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和相应表现。若口腔粘膜有紫癜或血疱,常提示出血严重,应积极处理。
紫癜是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出血点、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肤表面,仅于过敏性紫癜时可稍隆起,开始为紫红色,压之不退色,以后逐渐变浅,至两周左右变黄而消退。
紫癜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引起紫癜的诱因与疾病不同,患者的具体表现也不同,还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和相应表现。
常见的紫癜类型有很多,该如何区分?
1、血管性紫癜
是由于血管壁损伤或其脆性和通透性增高所致,常见于免疫性的(如过敏性紫癜)、感染性的(如败血症)、血管结构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其他(如异常蛋白血症、单纯性或老年性紫癜等)疾病。检查除束臂试验可能阳性外,无其他异常。
2、血小板异常性紫癜
属于血液科最常见的出血疾病,多数是由于血小板数值减少、增多及功能异常所致。其他结缔组织、甲状腺、病毒感染等疾病常常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还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同时伴有相关诱因及典型伴随症状以资鉴别。
此外,血小板功能异常可以伴有其他出血表现,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血小板综合征及其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等等。若口腔粘膜有紫癜或血疱,常提示出血严重,应积极处理。
3、凝血机制障碍
包括凝血因子缺乏、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一般说由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出血,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关节积血、肌肉血肿和内脏出血,较少表现皮肤紫癜,仅有时表现为大的瘀斑,而且检查凝血象有明显异常,借此可与血管性紫癜和血小板异常引起的紫癜鉴别。
4、风湿性紫癜
两下肢出现略微隆起的大米粒大小瘀斑,也可出现瘀点,风团或水肿性红斑。同时可有关节肿胀疼痛,也可有发热、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
5、色素性紫癜
由皮肤毛细血管与色素沉着而引发的慢性皮肤疾病,下肢多见,不易消退。
6、代谢性紫癜
维生素C缺乏或类固醇激素长期服用等,以至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发,依照激素服用历史及营养缺乏而鉴别。
7、蛋白性紫癜
由血液中出现高球蛋白血症或冷球蛋白血症而致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损伤等引发。
8、血管性血友病性紫癜
由于链接血管与血小板发挥止血的因子VWF缺陷所致,多见皮肤紫癜、粘膜出血等,易于反复,有遗传与获得之分。
由此可见,很多疾病导致的紫癜不仅仅是皮肤出血,还会引起其他组织和内脏出血,因此,一旦身体出现紫癜,应及时进行系统的检查,排查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明确病因及病症所在。
关注我了解更多血液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