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家费金深在文章《雪花飘飘》中详细介绍了你不知道的雪的二三事。科学家研究后发现,-6℃时,雪花的平均面积是0.256平方毫米;气温升到-3℃时,平均面积增大到0.811平方毫米。而我们常常说的“鹅毛大雪”是气温接近0℃时的产物,并不能表示严寒。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克卜勒记述了六角形的雪花,比我国晚了约1700年。形成原因六角形和水气凝华的结晶习性有关,一共有4个结晶轴:1个主轴和3个辅轴。主轴与三个辅轴所形成的平面垂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国关于雪的诗画文字何止千万?科普作家费金深在文章《雪花飘飘》中详细介绍了你不知道的雪的二三事。
直径和面积我们在空中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只有0.5-3.0毫米,大约3000-10000颗雪花加起来才有1克重。科学家研究后发现,-6℃时,雪花的平均面积是0.256平方毫米;气温升到-3℃时,平均面积增大到0.811平方毫米。而我们常常说的“鹅毛大雪”是气温接近0℃时的产物,并不能表示严寒。
六角形结构1887年冬天在美国西北山区的一个农场里曾出现过直径380毫米的雪片,甚至可以叫“雪碟”了。最早发现雪花六角的是西汉文帝时的韩婴: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克卜勒记述了六角形的雪花,比我国晚了约1700年。
形成原因六角形和水气凝华的结晶习性有关,一共有4个结晶轴:1个主轴和3个辅轴。三个辅轴分布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形成60度的角度相交。主轴与三个辅轴所形成的平面垂直。水气凝华时,主轴比3个辅轴发育缓慢,并且很短,雪花的形状就生成为六角形雪片。就问你神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