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人处世的三个方法《论语·季氏篇》记录了孔子谈“损益三友”的话。便辟,音piánpì,谄媚逢迎,这里指“谄媚逢迎的人”。善柔,面孔柔和善良,这里指“外表柔和善良内心险恶的人”。照这样解释,孔子说的“损友”就只有一种类型了。而实际上“损友”绝不是一种类型,“便辟”“善柔”“便佞”可能有人只有其中的一样,可能有人兼而有之。确实,朋友有好有坏,孔子在这里只是说了一个大原则。
孔子为人处世的三个方法?《论语·季氏篇》记录了孔子谈“损益三友”的话,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孔子为人处世的三个方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孔子为人处世的三个方法
《论语·季氏篇》记录了孔子谈“损益三友”的话。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用今天的语言通释就是: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以正直的人为朋友,以宽厚的人为朋友,以知识渊博的人为朋友,是有益的。以谄媚逢迎的人为朋友,以外表柔和善良内心险恶的人为朋友,以狡辩不讲理的人为朋友,是有害的。”
益者,有益的。损者,有害的。友,结交朋友,以……为朋友。直,正直,作名词,正直的人。谅,宽恕,宽厚,作名词,宽厚的人。便辟,音piánpì,谄媚逢迎,这里指“谄媚逢迎的人”。善柔,面孔柔和善良,这里指“外表柔和善良内心险恶的人”。便佞,音piánnìng,巧言善辩,这里指“狡辩不讲理的人”。
有人解释“便辟”“善柔”“便佞”三个词语,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围绕“谄媚逢迎”解释的。照这样解释,孔子说的“损友”就只有一种类型了。而实际上“损友”绝不是一种类型,“便辟”“善柔”“便佞”可能有人只有其中的一样,可能有人兼而有之。
确实,朋友有好有坏,孔子在这里只是说了一个大原则。千人有千般面孔,表现形式也千差万别,认识人,选择人做朋友,那可是自己拿主意的事了。
孔子还曾说过“无友不如己者”(《学而》第8章)这些都是交友的一般原则。
当经过实践认识了自己身边的人之后,就可以确定相处的原则了:损者敬而远之,益者亲而近之。
文/陈广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