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GIRAININEAR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所以到了“芒种”,在农业生产上,必须抓紧时间,抢种大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民间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的谚语,这意味着这时节已是较晚的播种期,必须抢时播种。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芒种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芒种期间,天气炎热,降雨量多,高温潮湿。为了修养身心,人们的饮食宜以清淡为主。
今
日
芒
种
GIRAIN IN EAR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都在每年公历六月六日前后。芒种也指稻、麦之类有芒刺的谷物。
《周礼·地官·稻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郑玄 注:“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晋郭璞《江赋》:“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
芒种农事
GIRAIN IN EAR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指导着农事耕种。芒种的气候特征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这样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无论从播种和移栽来讲,都是很适宜的。
农事耕种以“芒种”这一时节为界,过此之后播种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所以到了“芒种”,在农业生产上,必须抓紧时间,抢种大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
如果再推迟,由于“芒种”节气气温显著升高会使得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最终到了秋天收割的时候,产量必然不高。民间把“芒种”称为“忙种”,农谚云“芒种忙、忙着种”。
说明到了这个时节,已是农业耕种最忙的季节。民间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的谚语,这意味着这时节已是较晚的播种期,必须抢时播种。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其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芒种三候
GIRAIN IN EAR
我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芒种节气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在芒种节气时,螳螂卵因气温变化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而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气候的变化,慢慢停止了鸣叫。
芒种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这期间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且多闷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高温天气的可能。芒种节气,我国南方的华南地区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江南地区进入梅雨。芒种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
芒种养生
GIRAIN IN EAR
中国人自古注重养生,讲究的就是“与时俱进”,到了芒种,因为昼长夜短,要晚睡早起,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因此中午小憩一会儿缓解疲劳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也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物。俗话说:“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芒种时节,气温还会有变冷的时候,因此还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芒种期间,天气炎热,降雨量多,高温潮湿。为了修养身心,人们的饮食宜以清淡为主。
芒种诗词
GIRAIN IN EAR
我国古诗词的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中, 无数优秀的诗人,为我们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古诗。芒种,属于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有不少文人墨客也为它写下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三首关于芒种的古诗。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古代关于芒种的自然特征有说法: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元稹的这首诗正好形象地体现出这种情形:“螳螂生”“鴳鸟声”“炎风暑雨”等等!一句“相逢问蚕麦”也可看出芒种节气割麦丰收,家家喜悦的情景!元稹是唐朝着名文学家,诗人,与白居易称为“元白”。
《时雨》
南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陆游是大家最熟悉的诗人了,他的许多作品都流传甚广。关于芒种的古诗词,大概最为着名的就是陆游的这首《时雨》,一句“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几乎成为芒种节气的代表名句!气候“时雨”、农事“插秧”,把芒种的特点都提炼而出!陆游也是我国南宋着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梅雨五绝·其一》
南宋·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说完陆游,说范成大,这两位诗人都是南宋的。范成大的这首《梅雨五绝》之一,同样与芒种有关,“雷雨惊”“芒种晴”“插秧”等辞句也都写出了节气气候与农耕之事,一句“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颇有农事经验!除了诗词,范成大还有许多作品流传于世。
注:凡属于本公众号原创的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
欢迎向《乐平之窗》投稿
投稿邮箱:lpzc2016@163.com
值班领导:朱东海
责任编辑:徐凡林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