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资讯

庄子齐物思想(庄子齐物论九)

时间:2023-07-0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高考资讯

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有”与“无”,如同大爆炸般忽然出现了。那个能说出齐一真相的人与世界之“一”相应相接而蜕变为“二”,蜕变为“二”后亦会继续与世界之“一”相应相接而蜕变为“三”。梁冬说,“用自己的无知来向大道致敬。”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二与一为三”,“一”是一直存在的内容。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现在要表达的观点,我不知道是否曾有类似的,是否曾有人说过。即便有,我还是想说一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无”呢,“无”是否有一个源头?我们同样可以问天下万物始于“有”,“有”始于“无”,那么“无”呢,“无”是否有一个始端?我们希望推导出一个无限前置的起点,但我们其实根本无法理清楚如此遥远的问题。“有”与“无”,如同大爆炸般忽然出现了。大爆炸之前对于我们太过于玄妙了,也许是我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内容。甚至连“有”与“无”是否真的有如此存在,我们也说不清楚。我们总不能说,因为我们今天存在着存在了,所有那个遥远的“有”与“无”就存在吧。

我若与天地同生,见证了天地的一切变化;我若与万物一体,体验过万物的起起灭灭。那我就能以宇宙的无限视野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以宇宙的无限视野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一切皆小,一切皆短暂。人世间不比秋毫之末大多少,大山不就是小吗?成年的人不比夭折的婴儿活久多少,彭祖的寿命不就一瞬间吗?

你若与天地万物一体,你就能说出齐一真相。你说出了齐一的真相,你就知道天地万物为何无言了。

那个能说出齐一真相的人与世界之“一”相应相接而蜕变为“二”,蜕变为“二”后亦会继续与世界之“一”相应相接而蜕变为“三”。人无法与世界隔绝,人与世界相应相接是连续的,人在这过程中亦不断蜕变。这过程究竟发生了多少蜕变,我想最聪明的人也算不清吧!

一个人从最初“无”到“有”就至少有三次蜕变了。而世间有无穷的事物,也就是世间有无穷的“有”,无穷的“有”与无穷的“有”之间相应相接,更演化出无穷变化!所以不必计算了,你是算不清其中的变化的!

随记

以什么视野去看?若以宇宙的无限视野去看:一切都为小,一切都是短暂。

以天地万物为尺度,这对于常人来说是太过于遥远了。常人一般都是以自己为尺度。

傅佩荣说,“道家要突破人类中心的格局---从永恒与无限的层面来观察。”

那薇说,“按照荷尔德林的诗句,人以天空为尺度测量自身,人才贯通这一维度。”

林光华说,“如果你感受到这个层次了,就不会与人比了。”

梁冬说,“用自己的无知来向大道致敬。”

梁冬说,“拥有所有中国人身上独有的对灵性和巫术的敏感。”

梁冬说,“好事和坏事之间其实是一个转换,转换的本质就是时间和角度。同样一件事情,或者是任何一件事情,换个时间、换个角度看,它都呈现出我们在世间看到的价值判断的另一面可能性。”

梁冬说,“我们常常由于自己视野的狭隘,很容易把注意力聚焦在一件事情的好或者坏上面。”

梁冬说,“我们都是世界的一面镜子,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体的。我们就像全息照片一样,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状况,都是借由时间和空间的投射,而呈现出来的我们内心价值观的判断的对象,并拥有了非常大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当我们能够站在一个全息的十方维度来看事情(十方就是上下、前后、左右、过去、未来、生死,生死也可以用阴阳来取代),你就建立起了一种全息视角。”

梁冬说,“在看过这些不同维度之后,你会产生一种‘全然感’,这种全然感会帮助我们产生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的情绪反应。如果你不站在过去、未来,不站在里面、外面,不站在宏观的、全然的视角看问题,就会一惊一乍,一会儿觉得高兴,一会儿觉得兴奋,一会儿觉得无聊,一会儿又觉得有悬念……但是如果你能够有机会全方位地把一件事看完,就会产生一种不说话的沉默感,因为你知道故事的剧情会反转、反转、反转……”

梁冬说,“菩萨感受到了每个人在时间、空间,以及周遭关系连接的集合产生的集群效应,他感受到了无聊、无奈,然后保持沉默。最后,他对于世间的无常充满了整体的、全然的了解、洞察和接受。”

我在想,假如真有这样一位菩萨,她能接受世人许愿,能明了每个人的人心,能知道每个人的经历。她看过了万古以来所有人的喜怒哀乐,生生死死。她对世间的常与无常有着整体的、全然的了解、洞察和接受。她该如何面对世人的许愿。

梁冬说,“像看了无数个显示屏的大厦保安,会产生什么感觉?那肯定是最接近佛性的人,因为他看到了人间所有的梦想、所有的贪婪、所有的愚蠢、所有的悲伤、所有的自以为是、所有的勾心斗角……,最后就会保持一种全然的接受。”

梁冬说,“这些所有的‘全然’最后会产生的结果,就是三个字——‘整体感’。这个整体感用庄子的话来说叫‘齐物’。所有的情绪波动,都是基于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思维活动的偏向,是偏见带来的,我们的傲慢就来自于偏见,我们的谦卑来自于真正的对‘全象世界’的洞察,这个洞察就叫‘般若’。”

梁冬说,“宇宙的任何一个点,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投影。”

梁冬说,“当代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戴维·玻姆在《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一书中提出:‘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在潜态信息上,子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态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

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

而况自有适有乎!

无适焉,因是已!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更何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既已为一矣”,承继上文,这话有“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如此之意”。

“既已谓之一矣”,“你已经明了这世界的真相”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无适有,以至于三”

言--二--三,如果指人,那么“言”“二”“三”其实都是一个人。“言”是“谓之一”之人。“一与言为二”是“谓之一”之人与世界之“一”相应相接而蜕变为“二”,称之为“二”是为了区别之前那个“谓之一”之人,但“谓之一”之人和称为“二”之人是同一个人。称为“二”之人亦会继续与世界之“一”相应相接而蜕变为“三”,之为“三”是为了区别之前那个“谓之一”之人,亦区别之前称为“二”之人,但“谓之一”之人和称为“二”之人,称为“三”之人是同一个人。

“二与一为三”,“一”是一直存在的内容。“一”游离于独立于“言”、“二”、“三”,且能与“言”、“二”、“三”相应相融。

“自有适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

“一与言为二”为“适”,“二与一为三”亦为“适”。与“一”适,与“有”适。

王弼说,“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

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为,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

    推荐阅读
  • 给小孩儿怎么做炸鸡腿(怎么炸鸡腿)

    给小孩儿怎么做炸鸡腿食材:鸡腿,香鸡裹粉,奥尔良腌料,鸡蛋,食用油。加入两勺奥尔良腌料,适量清水调味。戴上一次性手套抓拌均匀,腌制30分钟左右。在碗中入鸡蛋,将其打散,另外一个碗中放入香鸡裹粉,按照上面的步骤反复裹粉。然后再放入鸡蛋液中粘裹上,最后再裹上一层面包糠,按照这个方法将所有的鸡腿都处理好,静置一会用,在锅中添上适量的食用油,待将其烧至7成热。

  • 2022年化解太岁最简单的方法(关于2022年化解太岁最简单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而有的人都会选择在本命年通过用艾草洗澡来直接对自己的身体起到健康作用,也可起到很好的预防疾病,对身体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在2022年犯太岁的你们,都可以通过用艾草洗澡来进行改善好个人的运势哦,也可以化解到今年太岁对自身的不良影响。

  • 秋天的好句子简短(描写秋天的短好句)

    岁月的风尘夹杂着寒霜,也会将希望凋零。秋天总有着莫名的伤感,漫无边际的伤感,延续至久远的大地。金黄色的桂花开了,远远就能闻到香味,等着我们去参观。而我对秋天独有钟情,衷心赞美。大地妈妈敞开宽阔的胸怀像是在迎接、拥抱归来的孩子,落叶回到大地妈妈的怀里,甜蜜地跟泥土睡在一起。叶子黄了,秋风一吹落叶纷纷落下,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 迷离曼妙的意思(怎么理解迷离曼妙的意思)

    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迷离曼妙的意思迷离,汉语词语,拼音是mílí,意思是指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迷糊。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该词语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陈云栖》等文献均有记载。

  • 关于妖怪的等级问题的(一起来了解妖怪严格的分级制度)

    长安保卫战只出现在每个月第5个星期日,经常好几个月才等到一次。即便是攻打长安的妖怪,也会按照作战能力,军中地位分为不同等级。在长安保卫战中,妖怪先锋是最容易战胜的怪物。以下为平均等级170的队伍的收益情况。这类妖怪在妖怪圈中已经算混得不错的了,属于基层管理人员。“妖魔鬼怪大王”不仅经验、金钱奖励远高于“先锋”、“头目”,更有较大几率获得物品奖励,常见的有五宝、宝石、召唤兽内丹。

  • 昆明奥特莱斯有哪些品牌(预计引入400多家国际品牌)

    掌上春城讯昆明首创奥特莱斯将于12月19日开业,作为西北新城一大商业项目,商场开业后西北片区的商业配套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据了解,首创奥莱属于昆明第四座奥特莱斯,项目地点位于五华区海源寺片区,占地101亩,于2017年6月拿地。此次开业的首创奥莱,不仅是西北新城的商业配套,甚至可辐射全城,吸纳整个昆明消费者。

  • 旅行中可以用长焦镜头吗(老外也喜欢用长焦镜头)

    本周,日本著名电器实体店yodobashicamera公布了三月下旬镜头销售榜单。这次排名有点意思,前十里面,居然有一半都是长焦镜头。不同的仅仅是光圈,有F2.8,也有F4,还有品牌。必须感叹,佳能的市场营销做得好,而且玩家真的都是有钱人,RF卡口镜头占据多地排行榜前列。拍建筑也是一样,长焦镜头在拍摄城市高楼的时候,能利用压缩空间营造出一栋挨着一栋,非常抽象的画面效果。

  • 庄子齐物思想(庄子齐物论九)

    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有”与“无”,如同大爆炸般忽然出现了。那个能说出齐一真相的人与世界之“一”相应相接而蜕变为“二”,蜕变为“二”后亦会继续与世界之“一”相应相接而蜕变为“三”。梁冬说,“用自己的无知来向大道致敬。”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二与一为三”,“一”是一直存在的内容。

  • 史泰龙现在有女朋友吗(史泰龙和妻子弗莱文复合)

    据最新报道,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和结婚25年的妻子詹妮弗·弗莱文在弗莱文提出离婚后不到一个月,两人就修复了关系。这项规定没有公开提出来。8月19日,弗莱文与史泰龙签署了离婚协议,结束了30多年的婚姻。在法庭文件中,弗莱文指控史泰龙浪费了他们的婚姻财产,但史泰龙否认了这一指控。史泰龙和弗莱文于1997年5月结婚,他们的开始并不顺利。史泰龙在1994年解除了婚约,因为他认为自己与模特珍妮丝·狄金森有了一个孩子。

  • 桑叶怎么吃(桑叶的吃法)

    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桑叶怎么吃如果是秋季肺燥咳嗽可以选择桑叶泡水喝或者是配伍菊花等药物煎汤内服。桑叶可以炒制成桑叶茶,平时泡水喝。也可以当做青菜一样,剁碎做成馅饼。在秋季干燥的时候炖汤的同时也可以放一些桑叶同煮,像炖猪蹄或者母鸡的时候,增加清肺润燥的作用。桑叶是一味中药,能够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一般要选择过了霜降节气的桑叶,也就是霜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