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资讯

产品经理必须具备的增长思维能力(对产品经理能力的认知重构)

时间:2023-05-2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4 栏目名: 高考资讯

产品经理“知”决定了一个产品的高度,“行”决定了产品的实现效果。通过产品经理的“知”所规划出的产品是该产品最理想时的状态,是产品最佳效果的上限。知与行,两者缺一不可。知行合一曲线模型现在我们假设一个场景流程。一个全能优秀的产品经理除了要有较高的知产品认知,还需有产品落地执行能力。产品经理“知”的能力体现在曲线的起点,而“行”的能力体现在曲线的坡度。

产品经理“知”决定了一个产品的高度,“行”决定了产品的实现效果。知与行,两者缺一不可。

当下我们对一个产品经理的能力进行分析、考察、判断时,基本上都是直接从逻辑思维能力、产品Sense、学习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这些产品经理所需具备的能力要素进行评估,然后聚合出一个综合评估结果(反应能力高低)。

这套考察路径执行下来虽然从理论上说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涵盖了产品经理所需的各方面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隐隐约约意识到,我们会潜移默化地只注重考察该产品经理知识方面的能力(说的能力),而常常弱化或忽略了对其实际落地、执行能力的考察。

而一个产品经理的实际落地、实现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它与产品经理的知识能力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产品经理实际产出的产品才是最终的价值体现。

一个产品经理,若有一个100分的idea,但最终落地只产出了20分的产品,那你价值就是20分,而不是100分!

产品经理的“知”与“行”

产品经理是当下最火爆的岗位之一,众多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及在其他行业待厌倦的从业者纷纷加入这股产品洪流之中。但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我们在享受该行业火爆带来红利的同时也要去面对它所带来的反面——正是由于该行业的火爆,吸引着很多或许不那么适合的人才进入,造成了该行业鱼龙混杂,同时变得比较浮躁。

所以当下市面上产品经理虽多,但高质量的优秀的产品经理还只是少部分。眼高手低、只有观点无实操型的产品经理随处可见。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千疮百孔的产品也不在少数。

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于很多公司招人——在面试的时候被面试者夸夸其谈,展现出了十分清晰的逻辑,各种产品方法论也说得条条是道,还拥有庞大的宏观认知、极高的智商以及很好的情商,于是乎公司上下都对其寄予了厚望,望其实现所规划的宏伟产品目标,在产品方面助力公司实现整个公司的宏伟蓝图。但当其加入后,到了实际执行时却慢慢发现似乎变了味,他的宏观认知听着挺养耳,但在实际工作根本没太多可落地的地方;各种方法论说的时候大体逻辑都能通,但一到具体项目中就出现各式各样的“水土不服”;产品规划说的时候各种高大尚,但落地出来了就是个小土鳖;等等。

这样情况之所以常常发生,是因为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没有深刻意识到,一个能真正带来真正价值的产品经理实际上要有两种能力。

接下来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两种能力:

  • 知:智力、知识、方法论、世界认知等理论知识的能力;
  • 行:落地、执行,把一个构思、想法实现的能力;

产品经理“知”决定了一个产品的格局高度,它可以让产品的战略、市场、方向尽可能地正确。通过产品经理的“知”所规划出的产品是该产品最理想时的状态,是产品最佳效果的上限。而产品经理的“行”就是在“知”的基础高度上,统筹各方资源,运用各种能力,克服各种困难,去尽可能地把产品按照最理想的效果实现出来,“行”决定了产品实际效果。知与行,两者缺一不可。

但由于当下社会因素的限制(了解一个人的“知”似乎比了解一个人的“行”容易些)及一些惯性使然,当我们看一个产品经理的能力时,会自主或不自主地把精力都放在了对“知”的考察上,而对于“行”的考察却不够重视。

之前所在的一个团队中有个产品同事,很聪明、策划出的产品也很Nice,表现十分突出,但每次最终绩效考核的时候并不是最好的,都只是中下,而做出来的产品也都没有在初期时所想的那么惊艳。最后,郁郁不得志的他选择离开。

后来有一次机会他跟我聊到这个话题时,说了他事后对当时进行分析的结果:虽然他很聪明,产品的认知很高,但由于自我感觉太过于良好,因此常常怀有自我优越感,做事都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相关的设计、开发、测试等同学并不乐意跟他合作,所以造成了在产品开发落地过程中总是磕磕绊绊,得到的资源也不是最好的。因此最终做出产品总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当然,说蛇尾夸张了点,但意思是那个意思哈)!

知就如理想,行就是现实,理想与实现有差距,但不同的人差距不一样。

知行合一曲线模型

现在我们假设一个场景流程。你作为一个产品经理,经过你九牛二虎之力,借助你高深的认知及丰富的知识、经验,在你的脑海有了一个100分的产品,这个100分的产品就是其最理想的状态。这时你大体上要经过以下几步去把你的理想产品实现出来。

首先,你需要把你的产品构思变成产品语言,输出各类图、文档。可在输出过程中你发现一些原来想实现的酷炫功能具体落实到每个细节的时候,发现并没有带来你当时所想要的效果,所以你纠结一把之后决定把这些功能丢掉,这时你的产品从100分降到了90分。

然后你带着相应的产品输出找到了设计师,设计师瞟了你两眼说:这种交互真正做出来很怪异,而且你所想要的色系、颜色渐变、视觉效果有点难度,不过我尽量调吧,下周给你。你苦苦等到下周,结果看到的效果根本不是你想要的,找到设计师又调了两版本,结果还想再调的时候设计师说你刚开始也没把需求说得特别清楚,现在绕了这么大一圈到底还想怎样!然后抛下一句“我现在要干其他项目的活了,先就这样吧,以后有时间再说”!这时产品从90分降到80分。

把设计好的源文件、切图交给前端同学。前端同学只是快速做到了设计稿的物理还原(只是按照设计稿的颜色、字体、大小、间距等的参数构建开发出来,但由于展示媒介的不同,会有一些地方跟设计稿视觉上不一致),当你想让他们再打磨一下实现视觉还原(以视觉效果与设计稿一致为准,这对前端工程师的水平、经验有较高要求,要靠自己的“感觉”去微调一些参数值)时他们也只是简单做了一些,而且很多功能实现出来也并非最初所想的。这时产品降到70分。

在后端开发那边,开发老大突然说某个功能的技术难点攻克不了,要直接砍掉,你找他理论,结果由于各种因素主观、客观因素公司老总还是偏向于开发那边的结论。产品慢慢又降到了60分。

好不容易产品上线了,要做运营推广,这时运营同学跟你说要想把产品推广出去的话就要加进一个活动功能,同时把某个功能先隐藏起来,否则难以推广。最终用户见到的是50分的产品。

我们把上面的过程表现成如下图(注:为了说明问题我们都是等比递减,所以图中是下降的直线,在实际过程中应该是不规则的曲线):

到此,借助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打造出优质产品,除了产品起点(产品策划)要高,同时在落地(执行)过程中要尽可能不“失真”,从图中来说就是要尽可能不让整条曲线有太多的下降。

回到产品经理能力角度亦是如此。一个全能优秀的产品经理除了要有较高的知产品认知,还需有产品落地执行能力。

我们继续从知、行双维度的曲线全面分析产品经理的能力:

通过上图的产品经理能力曲线,我们能够看到即使拥有相同的产品理论、认知,但在由于执行的能力不一样,最终的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平时我们只通过“知”来判断时看起来差不多的经理,到了产品实际落地时得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了。

产品经理“知”的能力体现在曲线的起点,而“行”的能力体现在曲线的坡度。在起点一致时,曲线越平缓(坡度越小)就说明对应产品经理的执行能力越强,也即说明该产品经理的能力越全面、越能产生实际价值。图中三条曲线所对应的产品经理的能力为A>B>C。

产品经理提高“行”的能力的过程,就是不断把这条线往上提的过程!

那对于产品认知不一样的产品经理,是否认知越高该产品经理就越优秀呢?不一定!

上面图示也充分说明了第二节内容中提到的那个例子,例中所提到的那位前同事能力模型如曲线B,起点(产品认知)虽高,但“行”的过程中产品是急速失真;而另外的小伙伴的能力模型如曲线A,或许起点没那么高,但是曲线下降去很平缓,所以最终的输出价值要远高于B。

因此,今后对于一个产品经理能力的高低评判,应该抛开之前只从知的单维方式,而从知、行两个维度考察,知行合一。

其实文中的提到的执行合一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本节所假设的产品流程中(或者大家的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就是开始的时候策划好了,但到执行的时候发现又不可行了,不是想漏了一些东西就是存在思维漏洞踩了坑。而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打造知识体系时,很多时候是脱离执行的实际情况的!因此,在建立自己的“知”时要尽可能是符合“行”的“知”,而不是纯理论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空中楼阁的“知”。

几点说明

第一,这个模型怎么跟我们之前的方法相融合?

先说明一下,提出这个模型并不是完全否定我们之前的方法,而是作为往上一层的提炼。

其实这个模型跟之前我们从直接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评判的方法并不冲突,只是之前的方法很容易把我们带偏到只考核到“知”,而忽略了“行”。所以有了这个模型后,我们就可以一开始提升到从知行两个维度来切入考察,然后在这两个维度下我们再利用以前的方法去得出这两个维度的判断。

第二,只是做策划,是否需要重视“行”的能力?

在很多大公司里面,有些产品的分工或许就是负责做产品策划等一些理论工作,那是否还需要“行”的能力?回答是需要的!在上一节的末尾也已经提到了相应的说明。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策划,那你就需要有执行的能力(大多数的产品策划都是从产品执行做上去的),否则你策划的产品就是纸上谈兵,很有可能交给其他产品经理去执行的时候就会各种踩坑。

就如现在很多大的咨询公司,他们的“知”是建立在“行”的体系上的,除了给客户提供方案,大部分情况下还需要去给客户落地执行。

第三,助力自己成长重于评估别人

文中大多都是从评估别人的角度出发去论述,其实,本文的初衷更多的是希望我们用于自己的成长指导——除了在产品理论方法、知识认知上不断成长、提升,还需要时刻注重实际的落地、执行能力,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全面产品经理,而不是一个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千疮百孔的纸上派。

总结

让我们回顾一下产品经理的知行合一曲线模型。

曲线的起点代表了一个产品经理“知”的能力高度,曲线的坡度代表了“行”的能力,终点则是最终产出的产品。整条曲线体现的是产品经理知行合一能力(实际贡献价值的能力)。

真正优秀的产品经理的能力曲线应该起点高,坡度小(尽可能水平)。

最后,总结一下。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大家能够借助这个模型,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要知、行并重,做到知行合一,通俗上讲就是一方面既能够产生高质量的产品、信息,同时又能在产品、信息落地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到不失真。从而能够成为一个能带来真正高价值的全面产品经理。

产品之路,长路漫漫,共勉之。

本文由 @Welber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
    推荐阅读
  • 羽绒被总是跑毛怎么解决(羽绒被跑毛处理方法)

    羽绒被总是跑毛怎么解决?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羽绒被总是跑毛怎么解决首先是在原来的被罩上再增加一个被罩,其实这个方法是最简单的,这样就不会再钻毛了,之后清洗的时候,也只需要清洗第一层就可以了。减少清洗的次数。所以减少清洗的次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情况下,最好是一年清洗三四次就可以了,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好羽绒被,同时也不会那么脏。

  • 西葫芦为什么是苦的(西葫芦发苦是什么原因)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西葫芦为什么是苦的苦味素含量过高:西葫芦中含有一种名叫“苦味素”的物质,它可以导致西葫芦变苦,若种植时选用的品种较差,种植出来的西葫芦其味道就会比较苦。

  • 钓鱼鱼线怎么选择(教你4个鱼线挑选小常识)

    可以用牙咬的办法测试鱼线的韧性。具体就时用牙咬一下鱼线,如果不是很用力就可以将鱼线咬变形,咬扁这就说明鱼线的韧性是很好的。拉力是重中之重,鱼线的拉力不行,其它的标准就没必要考虑了,直接弃用。“一分钱一分货”也不一定就对。市场上有许多包装精美的,以次充好的鱼线,也有比较便宜的,不是名牌的好线。鱼线的外观,手感。

  • 个性qq网名2022年除夕最新版的女生(好听的女生网名)

    凉城听暖挽梦忆笙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个性qq网名2022年除夕最新版的女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 长沙市新文化之都(文化场景和网红品牌激活夜经济)

    长沙市连续3年入选“中国城市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拥有4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据最新的数据显示,长沙市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重达52.6%。市政府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向长沙音乐厅、梅溪湖大剧院等购买公共服务,推出惠民票价。梅溪湖大剧院演出超过500场、接待80多万观众,长沙音乐厅为市民提供了上千场次视听盛宴,提升夜经济消费品位。长沙国金中心370多家商户中,包含100家首次入湘品牌。

  • 渐变指甲油是怎样的(怎样涂渐变指甲油)

    用棉签蘸卸甲液去除指甲上的指甲油根据理想的长度用指甲刀修剪指甲然后用指甲锉磨平指甲边缘,并给指甲定型用去死皮叉去掉指甲根部的死皮,增加指甲外露的面积,让它看起更修长,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渐变指甲油是怎样的?然后用指甲锉磨平指甲边缘,并给指甲定型。底油能起到保护指甲,光滑甲面的作用,方便之后上色。通常底色需要涂两层。另可分两次薄涂,也不要一次性涂上厚厚的一层。

  • 单纯什么意思(单纯词语的含义)

    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单纯什么意思单纯的字面意思就是简单纯一,不复杂。单纯的好处,也就是自己的精神领域是纯而静的,没有卷入勾心斗角的是非中去。但是单纯的人在社会上很容易被骗,被利用,所以说过于单纯未必是件好事。人最好的境界,不是单纯也不是精明复杂。而是居中,有一颗单纯的内心,而又有一颗玲珑智慧的心。前者愉悦精神领域,后者保证你作为人的生存能力。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是谁点燃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者介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是谁点燃的2008年奥运圣火最后点燃的人是体操王子李宁,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火炬手也是最后的火炬手。李宁,壮族,男,生于1963年3月10日,奥运冠军,原中国著名体操队运动员,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乡人,祖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曾祖父辈迁至广西谋生,中国著名男子体操运动员。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是“和谐之旅”的实践者。

  • 饺子怎么煮不破皮(煮饺子不破皮的技巧)

    饺子怎么煮不破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饺子怎么煮不破皮火候:煮速冻饺子的时候,不宜用大火,它不像是新鲜的水饺,用大火煮也不易破皮。不要过早放,否则易粘在一起,而且放入后,要充分搅拌,这样就不会因为粘在一起而破皮。

  • 舍利子为什么很珍贵(舍利子究竟是什么)

    而另一种舍利子,指的是佛教修行者去世之后留下的遗体,有时是特指骨灰或骨灰中出现的结晶。全身舍利也被称为肉身菩萨。舍利子被认为是佛教修行者通过长年修行,深受戒定慧熏修所得,是修持水平的一个见证,十分难得。此外,也有推测认为牙齿也有可能在燃烧过程中形成舍利子。以此看来,似乎舍利子就是由骨骼形成的可能性十分高。